《时间的秩序》

作者:[意] 卡洛·罗韦利,出版年:2019
The Order of Time
The Crumbling of Time
- 不存在单一的时间,每个轨迹都有自己的持续时间;根据位置与速度,时间会以不同节奏流逝。
- 时间是没有方向的:在世界的基本方程中,过去与未来的区别并不存在;方向性只在我们进行观察并忽略细节时偶然出现。
- 在这种模糊的视角下,宇宙的过去处于一种奇特的“特定”状态。“当下”的概念不再奏效:在广袤的宇宙中,没有我们可以合理地称为“当下”的东西。
- 决定时间长度的物理基础不是一个区别于世界其他组成部分的独立实体,而是动态场的一个方面。它会跳跃、涨落,只在相互作用时实体化,在最小尺度之下无法被发现。
- 时间失去了统一性、方向性、当下、独立性、连续性。
The World without Time
- 基本方程中“时间”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世界会静止不变,恰恰相反,这意味着变化普遍存在,无须被时间国王指挥。
- 我们可以把世界看作由物体、物质、实体这一类东西构成。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由事件、发生、过程、出现组成。它不能持久,会不断转化,无法在时间中永恒。这是一种领悟,认识到无常的普遍性,而不是一切在静止的时间里停滞。
- 研究得越多,越难以从“存在的东西”这个角度去理解世界,而从事件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世界却容易得多。
- 时间的缺失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停滞不变。它只能说明,让世界感到疲倦的不间断的事件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无法被一个巨大的钟表测量。
- 这些都来自生命自身的体验:脆弱,短暂,充满幻觉。这段话谈到的事情比时间的物理本质还要深刻。
- 但带来伤感的并非失去,而是情感与爱。没有情感,没有爱,失去也就不会带来痛苦。因此,即使是失去带来的痛苦,也是好事,甚至很美妙,因为它让生命充满意义。
The Sources of Time
- 时间的流动不是宇宙的特征,就像天空的旋转,来自我们在自己角落中的独特视角。
- 世界是事件的集合,不按时间顺序排列。这些事件会在先验的物理量之间显示出同一层次的关系。世界的每个部分与全部变量的一小部分相互作用,数值决定了“世界相对于那个特殊子系统的状态”。
- 一个小系统无法区分宇宙其余部分的细节,因为它只与宇宙其余部分的很少一部分变量相互作用。
- 存在的是过去的痕迹,而非未来的痕迹,仅仅是因为过去的熵较低。不可能有其他原因,因为过去与未来之间区别的唯一来源就是过去的低熵。
- 我们的现在充斥着过去的痕迹。我们是自己的历史。我是我自己讲述的故事。
- 时间是我们身份的来源,当然也是我们痛苦的来源。
- 一切生起的必然灭去。使我们受苦的不在过去或未来,它就在那儿,现在,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的期待里。我们渴望永恒,我们忍受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因时间而受苦。时间即苦。
- 我们停下来,屏住呼吸,神秘地感觉到这一定是意义的源头,这就是时间的来源。
- 然后乐声逐渐消失。“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这样很好。我们可以闭上双目,开始休息了。对我来说,这一切合理又美妙。这就是时间。
Time is a Feeling
